「五十肩」不動更嚴重 要適當的復健及運動治療
圖說:屏東榮總物理治療師林上雯示範「五十肩」的復健治療。(屏東榮總提供)
「五十肩」若因疼痛而不敢動,會更嚴重,屏東榮總醫師提醒患者,一定要適當的復健及運動治療,且切勿提重物。
 
屏東榮民總醫院龍泉分院復健科醫師周美嘉表示,「五十肩」又稱「冰凍肩」,由於此病症好發於中年以上,特別是五十歲左右,所以通稱為「五十肩」,其實四十多歲或六、七十歲的人也可能發生。
 
周美嘉指出,「五十肩」的症狀主要為肩關節疼痛、攣縮、僵硬、手抬不高,尤其是無法彎至背部,常造成穿衣、梳頭、做家事等均有困難。肩頸會抽痛,夜間睡覺時壓到肩部也會疼痛,造成無法側睡或翻身,連走路和人擦身而過,碰到側肩膀就會引起疼痛。
  
周美嘉說明,「五十肩」有原發性及次發性,原發性是沒有特別原因或原因不明,次發性可能是因為各種原因,如滑液囊炎、肌腱炎、肱骨骨折或脫臼、腦中風、關節炎、心肌梗塞、開胸手術或乳癌手術等造成。
  
周美嘉強調,「五十肩」會因為活動造成疼痛,肩膀就不敢動,導致肩關節囊沾黏更嚴重,變成惡性循環,病情更糟,所以「五十肩」治療的重點是接受「適當的復健及運動治療」,可先使用熱敷、短波、超音波、干擾波等,以改善關節囊、肌肉、肌腱、韌帶等的循環及伸展性,另外配合關節運動、牽張運動及關節鬆動術,來撐開沾黏的關節囊,將沾黏的組織拉開,以改善關節活動度及回復功能。
  
周美嘉提醒民眾及高齡長者,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也要注意,不要提過重的重物或一次搬太重的東西,反覆性的動作勿重複過久,須適當的間隔或休息。若有肩膀疼痛的情況,還是要及早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診斷及治療。